文易:平凡堅守的力量
文圖/王江陵
2021年1月5日,正值小寒節氣。當日凌晨兩點,位于鄂西北南漳縣的鄭萬高鐵工地上正風雪交加,最低溫已至零下8度。四公司鄭萬高鐵5標三分部支部書記文易從高家坪隧道中走出來,冷風一吹,寒意直往衣服里鉆,他拍了拍身上的灰塵,摘下防塵口罩,長長地舒了口氣:所有工點兒一切正常,可以回家睡個安穩覺咯。
文易口中的“家”是指項目部。這個職工們眼中身材瘦小、相貌不揚的“實干家”已過知命之年,卻依然精神抖擻,每每說到他心心念念的工地時就滔滔不絕,眉飛色舞。33年了,文易每到一個工地就把那里當成自己的家,為項目孜孜不倦,嘔心瀝血,在平凡堅守中鑄就榜樣的力量。
輾轉南北 他用行動詮釋“釘子精神”
文易1988年畢業于石家莊鐵道學院,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老牌大學生。那個年代,大學生鳳毛麟角,而他毅然選擇了中鐵十一局。從此便扎根施工一線,成為四公司稀缺的優秀管理人才。
熟悉他的人都知道,他行為低調,最喜歡的就是鉆研業務和下工地,以釘釘子精神保持著工作上的韌勁、狠勁和鉆勁,對出現的問題鍥而不舍,被同事們稱為“螺絲釘一樣的人”。三十多年來,他曾先后參與豐準鐵路、京珠高速公路、西合鐵路、宜萬鐵路、蘭渝鐵路等工程建設,所參建的項目均以優質的工程質量在業主中取得了良好的聲譽,其本人也在長期一線施工中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,被領導和同事高度認可,多次被業主單位、集團公司、四公司評為 “先進個人”“建設功臣”“勞動模范”等榮譽稱號。
翻開文易的履歷,從技術員、工程隊長、副經理到項目黨支部書記。30多年的時光轉瞬即逝,而他待過的工地卻屈指可數。每到一個工地,他都是始終如一的堅守:5年京珠、5年西合、5年宜萬、7年蘭渝……現如今在鄭萬高鐵5標三分部,五年的工期,是他安營扎寨的延續。時間見證了他的成長,他把大半輩子默默地奉獻在了浩瀚無邊的山巒溝谷里,和所有這些國家重難點甚至是世界性重難點工程相依相伴,不離不棄。
一萬多個日夜扎根基層,沒能朝夕陪著妻子生活,沒能日夜伴著兒子、孫子成長,文易憑著一腔熱血,將遺憾化為工作的堅韌。他說,我只是千千萬萬工程人中的一個,因為組織的信任,我工作的意蘊才更明凈而淳厚;因為群眾的信任,我做的每件小事才更經得起考驗,才顯得具體而踏實。
舐犢情深 他是年輕人的“老文叔叔”
文易的名字很文藝,但見過他的人都知道,他的外表和文藝青年一點都搭不上邊,是個黝黑、干瘦的“小老頭”。這樣的外形也讓這個職工眼中的項目領導少了幾分霸氣威嚴,多了份親切慈祥,大家有困難,有點兒牢騷話兒都愛跟他講,小青年兒們在背后則戲謔地叫他“老文叔叔”。
他是一個“半路出家”的黨支部書記,不是專業出身,但他憑借著對黨的事業的熱愛,通過自己提煉的“學、練、領‘三步’工作法”練硬功,不斷與時俱進,提高業務水平,把做好“人”的工作作為自己成為一個合格項目書記的基本要求。他說自己是班子成員和職工群眾的一面鏡子,一言一行大家都看在眼里、記在心上。他在生活上做表率,是項目部每天第一個早起的人;他廉潔自律,把個人形象轉化為感召力,是個清白的人;他善于與青年員工面對面的交流,愿意做他們的知心人 。
文易總結的關心青年職工暖心行動“六做到”在項目部傳為美談。他時刻關注青年員工的學習、生活和個人發展,除了辦實事,還經常與他們談心談話?;@球場、健身房、食堂、辦公室,哪個最近情緒低落,哪個最近有點“飄”,他都及時了解并進行疏導。在他的關心支持下,項目部青年員工隊伍穩定,大家勵志向上、樂觀開朗。在2020年底總結表彰大會上,文易對項目部10名受表彰和下半年通過一建考試的3名青年員工表示了祝賀,像看到自己的孩子獲獎一般,他激動不已,全程露著慈母般的微笑。
文易常說,“不能都趨向于功利化,做什么都只看對自己有哪些利益,缺乏奉獻精神,早晚得‘翻車’?!薄拔也⒉环磳δ慊ㄥX,這是你的自由,但是萬一以后遇到需要花大錢的地方怎么辦?人無遠慮必有近憂、儉以養德,老祖宗的話不聽肯定得吃虧?!薄拔覀兡莻€年代的大學生對于文化知識的要求比現在的大學生要高的多,但是你們的各方面綜合能力,要比我們以前強多?!?/p>
有年輕人問他,是什么支撐他用滿腔熱情在平凡的崗位上堅守這么多年無怨無悔,他用毛澤東的《滿江紅》給出了答案:
多少事,從來急;天地轉,光陰迫。一萬年太久,只爭朝夕。
胸有丘壑 他是項目部的“定海神針”
從副經理轉為項目黨支部書記,文易的“角色”變了,可是他多年親臨一線組織施工、日夜無休督戰的習慣沒變。提起他,所有人都忍不住豎起大拇指嘖嘖稱贊:他管生產真是個行家里手,有他在,領導放心,職工安心。
他深知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要始終為施工生產服務,項目的中心工作是生產經營,這是各項工作的主題。四公司承建的鄭萬高鐵所有工點均處于丘坡、丘間谷地,地勢起伏相當大。項目初始,他帶領施工員、技術員翻山越嶺,開山劈路,以標準化工地建設為原則,最終開辟出一條既方便施工又不破壞當地環境的便道,為工程的順利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。高家坪隧道、杏橋坪隧道是全線重難點工程,圍巖差,施工上跨麻竹高速公路,安全風險極高,他親自帶領技術、測量人員現場辦公確定安全距離,制定可靠的施工方案。他平時性格溫和,但一涉及到安全和質量,他便十分嚴格,目光如炬。大到鋼材構件,小到一塊片石,他都嚴格按標準化工地建設的要求去規范,定期檢驗,從材質入手抓好工程質量,確保一次成優。他說:工程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和靈魂,切莫因小失大。
員工們都知道他每天第一個到現場,最后一個離開。當遇到難題,他能堅持十幾個小時在現場跟蹤,不眠不休,確定施工方案,解決實際問題,時時掌握施工情況,為工程的整體控制掌舵保航。多年的一線堅守使他看起來黝黑瘦弱,比同齡人顯老,身體也越來越差了,但他無怨無悔。施工一線缺什么材料,需要解決什么問題,他24小時“在線”,但對家人,他卻經?!半x線”。文易的家離項目部并不遠,但他從不隨意脫崗回家,年近六旬的他是項目部出勤率最高的員工。每當談起妻兒父母,這個平日里異常堅毅的漢子也是滿臉的愧疚和無奈:“感謝家人的理解。同志們都在背井離鄉攻堅克難,我更要以身作則,大家都跑了,工作誰干呢?”
“黨的政治優勢、組織優勢、密切聯系群眾優勢,就是我工作最堅實的保障。支撐我前進的是企業的榮譽感、環境帶來的責任感和快要形成本能的習慣?!碑斢腥藛査挲g這么大,為什么還要這么拼的時候,他如是說。
走在76米高的白洛河特大橋上眺望遠方,文易說他喜歡這片大山里春天的山花爛漫、夏天的草長鶯飛、秋天的黃葉遍地、冬天的晴空凜冽。無論在南國還是北疆,項目安營扎寨的地方,就是他的家鄉,是他該堅守的地方,他腳下的每一段路基、每一座橋梁、每一條隧道,都是他的孩子,是閃閃發光的生命體。我們知道,是信仰,是責任,是鐵道兵精神的傳承,給了他平凡堅守的力量。(審稿/肖帆)
四公司鄭萬高鐵5標三分部支部書記文易在工作中
文易(左)在施工現場與技術人員交流